所謂矮小癥或矮身材(shortstature)是指在相似環境下,身高較同種族、同性別、同年齡健康兒童身高均值低2個標準差(-2SD)以上或處于第3百分位數以下。其中部分屬正常生理變異。生長是小兒的基本特征,也是小兒健康狀況的一面鏡子,在小兒生長發育過程中,年生長速率的判定是早起識別生長障礙的一個敏感指標,小兒生長發育過程具有連續和不均衡特征,一般<2歲時每年生長速率<7cm,4.5歲至青春期開始生長速率<5cm/年,青春期生長速率<6cm/年均提示存在生長障礙,應及時查找原因。
解引發兒童身材矮小的各種原因是防治的第一步。據專家介紹,身材矮小的原因頗多,一般來說大致可分為以下六大類:
1、內分泌性矮小:此類疾病主要是內分泌激素分泌異常所致,包括垂體生長激素分泌過少、甲狀腺功能低下、性早熟、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過多等。
2、骨疾病性矮小:骨發育不良引起矮小,包括軟骨營養不良癥、骨形成不全等。
3、營養、代謝性障礙矮小:個體患有慢性疾病、營養障礙、尿崩癥、糖尿病等。
4、精神社會性矮小:又稱情感遮斷性矮小。醫學家最近指出,精神障礙可影響身高。
5、伴有染色體異常的矮小:伴有染色體異常常可表現為矮小,如先天愚型綜合征、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綜合征等。
6、其他原因矮小:包括家族性矮小、體質性青春期延遲癥等。
主要的臨床表現:
兒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別、同年齡、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(-2SD,標準線稱SD),或每年生長速度
低于5厘米者(1、兒童的生長速度3歲前小于7厘米/年;2、3歲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/年;3、青春期小于6厘米/年)。